8月21日上午,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北京工业大学主办、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训》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隆重举行。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建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图书馆)主任裔萼,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事业培训部主任孙法鑫,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王颖生,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卢世主,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处干部姚珊珊,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兼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李娟,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黄韬,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项目负责人鲁艺,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键,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爱莉、刘洋等,以及参与本次培训的30名学员出席了开班式。开班式由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黄韬主持。
刘建萍首先代表北京工业大学对项目的成功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训”立足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是艺术设计学院充分发挥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艺术设计资源特色,深入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发展的积极尝试,在促进实现与提升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艺术设计研究、创作和人才培养水平、致力产学研交融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希望艺术设计学院能够借此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构建一流学科生态链,培养和吸引更多创意设计人才,进一步面向市场需求,打造重要科研成果服务链,为推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以及适应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娟处长祝贺本项目的顺利开班,并表示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历史的城市,近代以来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影响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事件,由此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学校早在2021年就有意识地在此方面组织科研力量,推进首都城市更新及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大力支持智慧文旅项目的孵化,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在艺工融合、科艺交融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实力明显提升。希望通过这次培训项目,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北工大的工科优势、努力将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数字艺术创作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真正推动首都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让社会感受到首都的文化魅力,激发人们的红色文化自豪感。
邹锋代表授课教授对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加快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深化红色文化数字艺术内涵挖掘,培养创新设计人才是红色文化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将红色资源以数字艺术的形式保护传承,以新视角及方式展示和传播,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带动首都经济的发展。希望依托学校工科优势的发展平台及博物馆展陈与空间实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凝练形成服务首都红色文化数字资源设计特色研究方向。
鲁艺对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艺术创作人才培训项目作主要介绍。她讲到,此项目旨在围绕“赓续红色基因,讲好红色京华故事”创新思路,以文化传承、艺术加持、科技赋能,培养首都红色历史文化数字艺术人才。重点挖掘首都红色历史文化的内涵,重构场景揭示红色文化意义生成的过程,实现红色文化遗产与数字艺术的整合。希望全体学员通过该项目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与专家们共同探索首都红色文化数字化的无限可能,助力红色历史文化数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学员代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记者、导演张红梅首先对项目举办表示感谢,并提出,我们要做到守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好首都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保留红色历史的基础上,拓展其叙事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希望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潜心调研创作出精品佳作,为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和传播贡献积极力量。
本项目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依托学校工科优势的发展平台,博物馆展陈与空间实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国家服务设计中心、中国科普教育基地,凝练形成服务首都红色文化数字资源设计特色研究方向。围绕“基础扎实、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实践和动手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人才培养理念,聘请了红色党建、北京历史评论、红色文化数字艺术、科技创意、红色展馆展陈等业内权威专家,为项目的教学质量提供全面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本项目还邀请了沉浸式文旅元宇宙企业宝琳数字文化集团作为技术支持,确保学员在结束培训后专业素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